您好!
建议开展学术交流、出版林业科技书刊与刊物、普及林业科学知识、民间国际学术交流、在职林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科技表彰奖励、开展林业科技咨询服务等。
祝您生活愉快,望采纳!
县区实职一般部门正科好,还是政协副主席好?
在一个县里体制内的领导,如何判断谁更好呢?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开全县性大会的时候,坐主席台的比坐台下的好,同样是坐台下,坐前排的比坐后面的好。
全县每年都要开很多次全县性的大会,比如一年一度的县人大会、县政协会、“三级干部(处级、科级、村干部级)会”、年度工作总结和部署会等等。
开全县大会的时候,坐主席台的全是处级领导。在台下坐前排的全是各乡镇的党委书记、然后依次是乡镇长、县直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中小局的局长们,最后是村干部。
县政协副主席是妥妥的,名正言顺的副处级县领导,是县“四家班子”成员之一。县区正科级的实职,也就是各部委办局的一把手,在我们县每5年左右大概有一到两个名额给他们竞争上到副处级。
比如今年我们县的县乡换届,全县也就是县政府办的主任,县财政局的局长提拔到了副处级领导。当然,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必须配备的党外人士,这个我们可以忽略不计。要知道,全县是5年来第一次有正科级领导提拔到副处。当然,乡镇党委书记的提拔比例还是挺高的,7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乡镇党委书记永远坐第一排的原因。
正科级实职,不管是重要部门,比如县财政局、交通局、住建局,还是小局如科协、代销联社、总工会、县志办等,都不如县政协副主席。
以前没有八项规定的时候,有人会这样说“三个副县长比不过一个大局局长”,这个话有夸张的成份,但是绝对是有道理的。要知道,已经曝光出来的,大概10多年前,我们隔壁县一个国土局的局长,第在任的4年多时间里,每年光是找油票、餐票多报销的钱都报差不多60万,4年多就是将近300万。
现在呢?你看还有哪个大局的局长到处去找钱来花的吗?根本就不存在了,现在是怕财政局每年的那些预算经费花不完,钱花不完也是要被问责的。
说这么多这些,是想说的是现在的体制内已经不是2013年前的体制内了,县城之内不得互请,吃每一餐饭必须要有红头文件,陪吃的人不超过来访人数的40%,等等,一切都有规定,而且规定得很细。
在体制内,领导级别越大,话语权就重。县政协副主席是县领导,在政协内部是有分工,分管哪条线,哪些行业,甚至是哪些部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县领导有直接向县委组织部推荐干部的权力,而且采用率很高。而正科级的领导,在县里面,除在单位里说话算数,其他都不算数,向组织推荐干部?采用性几乎为零。
然后说说收入方面,毕竟人人都要养家湖口。县政协副主席领副处级实职领导干部工资,起码比正科级领导多2000块钱以上。这只是工资。
县政协副主席是市管干部,他们的绩效才是正科级领导无法达到的高度。比如在我们县,一个正科级领导的年度绩效奖金大概也就是3万元,而处级领导的绩效奖金呢?从来没有人主动往外说过,他们的年度绩效奖金发多少,每年由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发放,有人说是10万起步,有人说是20万起步,具体的数字除了他们,谁也不清楚。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大局的局长,比如县交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这些大局,每年的资金往来都是上亿的,他们有更多的钱来花。
如果你也那么想,那你就错了。那些资金都是项目资金,都是专款专用的,你把那些钱花在其他方面,哪怕是一分钱,你都有可能被处分。要知道,县政协副主席虽然是个副的,没有签字权,但是县里会安排给每一位县领导一定的经费,比如常委是30万,其他副处级领导是20万。其实,很多县领导连这个钱都花不完,因为他们实在没地方可花这些钱。
辛酸职场说在最后:
1、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以前当官发财的理念已经过时了。
2、在体制内,过去老百姓总爱提及的“灰色收入”几乎已经灭绝了,主要是谁也不敢,不值得。
3、在体制内,以前的人总喜欢去项目多、钱多的单位,而现在总喜欢去清闲的单位。
4、所以,现在在体制内当领导的,必定是级别越高越好的。
最终的结论就是:在一个县里,县政协副主席,比县里其他任何单位部门的正科级领导都要好,而且好很多很多。
感谢您看到了这里,能够为我辛苦的打字点个赞吗?谢谢!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县政协副主席好啊,县政协副主席是副处级实职,县直部门主官是正科,一个副处一个正科有可比性吗,在县区又有多少正科级领导为了一个副处打破头,哪怕是被人视为“二线”副处的政协副主席。
不要迷信所谓的实权。没错,县直部门正科级领导基本上是部门主官,掌控一个部门的人财物以及行业的行政领导权和指导权,在行业内包括本县范围内可以办很多事,普遍比较吃得开是不争的事实。可讲这些的大前提要看参照物是谁。对于老百姓和普通干部,县直部门的主官的确其牛逼的存在,无论是权力还是其他各方面待遇都难望其项背。可相对于县里的副处级干部而言,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所谓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在县一级,一个副处级干部所具备的能量和作用不是一个普通部门正科级干部所能比的。且不论县委常委和其他有实权的普通副县长,就是一般的政协副主席也不是一个县直部门主官随便能惹得起的。毕竟,县政协副主席基本上都是本地县直部门或乡镇主要领导提拔上来的,关系在当地本身根深蒂固、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说不准就踩了谁的线,给自己惹下麻烦,体制内讲究的是四处结缘,一般不轻易得罪人,作为后来人的县直部门领导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年轻的县政协副主席下一步也有可能转副县长或者直接进县委班子成为部门的直管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主官职权再大到时候还不是要在别人领导之下?站在这个角度考虑,聪明的县直部门主官一般都会给予县政协副主席足够的尊重,而不会轻易驳县政协副主席的面子。更何况,现在县里一般都实行重大项目或重要事项领导负责制,县政协副主席虽然不分管具体的部门,但一般都会被安排牵头负责某一个或几个项目,带领相关部门抓落实,并以县领导的身份居中协调很多事情,县政协副主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也不是县直部门一个正科级干部所能做到的。
而且,县政协副主席还有工资、工作待遇、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优势,哪怕不转岗作为县领导在县里能享受的待遇他都有,工作压力不大,地位待遇又在,试问一个县直部门的正科级干部有这待遇吗?
答案已然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