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纸质读物逐渐失去往日的魅力。
很多知识、文章等,通过网络,借用各种平台,可以有多种展现形式,既生动、有趣,最重要的是比较方便。因此,专业书店举步维艰,很多实体书店也就消失了。
实体书店数量的减少,不等于实体店的消失,绝大数存在市场上的是专售学生的教辅书店。学生的练习册、辅助工具书等大多用需用纸质样式展现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快速圈阅、前后翻看。其实,这些书店存在的秘诀在于:联合某些出版社,动员授课老师给一定的回扣,搞垄断销售。这是一个利益链,获得最大好处的是老师,所以屡禁不止。其实,如果没有老师的配合,学习类书店数量会更加萎缩。
上世纪爱书人和文学青年喜欢逛书店,那时候书店很朴素,而且很单一,一种是国营的新华书店,另一种是街边的铺子,有的甚至就是晴天外面支出去的一个摊子。
但随着网络发展,电商崛起,特别是大的电商售书平台,改变了人们的图书购买方式,书店的人流量大幅萎缩,曾经每条街都会有的小书屋、书摊,都到哪儿去了呢?
1. 搬上网了。一些头脑灵活的书商,把自己线下的书店也开到了网上,通过某宝、孔某等网络平台,早早地转型成功,也开始积攒了人气和美誉,成为爱书者收藏夹中的一员。
2. 增量转型。仍然在线下卖书,但不只卖书,还卖饮料、咖啡、轻食甜点,相信这样的书店你也见到过,它们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有的已经发展成了连锁,像方所、西西弗等已经成为年轻人休闲的场所。
3. 大店稳稳的。以新华文轩为代表的大体量老书店,仍然是书店的主流,不仅有线上销售,而且有强大的线下门店,这也依赖于它们强势的出版支持和官方销售渠道,是老百姓,特别是学生、家长购书的主渠道之一。
看看自己的身边,书店确实比以前少了,但每年电商平台书的销售量还是看涨,希望看书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