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消费 » 正文

目前有哪些地方开启了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DESTOON B2B网站管理系统     发布日期:2022-07-08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1
核心提示:继2018年11月同意河南、四川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开展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后,住建部再次批复三省加入试点行列。从外出务工大省河南、四川到建筑强省浙江、江苏的范围扩大,也实现了建筑

继2018年11月同意河南、四川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开展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后,住建部再次批复三省加入试点行列。从外出务工大省河南、四川到建筑强省浙江、江苏的范围扩大,也实现了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从工人端到用人端的思路转变。

在先行省份的试点经验之上,住建部为这批试点省份划定了试行方向:1)鼓励引导现有劳务企业转型;2)发展专业作业企业;3)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基地;4)企业培育自有工人队伍;5)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6)健全建筑产业工人保障机制。六大试点内容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是连接当前与未来的理性探索。

1、推动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201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后,当年住建部《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继而细化:引导劳务企业向总承包企业、专业企业和专业作业企业转型,鼓励劳务班组、班组长成立专业作业企业。此次三省试点方向的前两点“鼓励引导现有劳务企业转型”和“发展专业作业企业”,便是对于顶层设计的积极响应。

伴随着企业性质的转变,原有的建筑施工劳务资质也将相应更改。事实上,早在2016年,浙江省便作为第一批“劳务用工改革”省份,试点取消劳务资质;江苏省也于2018年正式取消劳务资质,为方便企业出省承接业务也保留有劳务资质办理许可事项。此次广西试点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预计也将改革劳务资质制度。

伴随着劳务企业的转型,原有的用工和分包方式也将相应更迭。从先行经验看,河南强调“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可以用自有工人组织施工,可以分包给专业作业企业进行施工”——取消劳务资质与转变分包方式两相结合,行政端和经营端齐头、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将促进劳务企业合理定位,推动自低层次的体力型、数量型向高层次的技术型、质量型转变。

2、推动劳务队伍向工人队伍转变针对用工方式混乱不已的局面,住建部《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施工承包企业自有建筑工人为骨干,专业作业企业自有建筑工人为主体的多元化用工方式。另外针对一直以来劳务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2018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引导和支持大型施工企业与建筑劳务输出大省合作建立劳务基地。

此次三省试点方向的中间两点“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基地”和“企业培育自有工人队伍”,便响应政策、致力于从队伍建设方面推动工人整体发展。其中,浙江省复函中不同于其他两省的“强化企业自有工人队伍培育”,与该省已开展的相关试点工作对应。

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基地,即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提升建筑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实现向专业作业企业的规模化人才输出;通过发挥企业在与自有工人队伍建设中的依托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推动劳务组织专业化与附属化,实现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再次结合。

两种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新模式,都旨在培育合格成建制的专业施工队及高级技术工人,推动工人整体发展。从先行经验看,河南省上线的“河南省建筑工人培育服务平台”也能给三者以启发。

3、推动农民工向建筑工人转变当前,建筑业工人以农民工为主,存在准入门槛低、技能水平低、稳定性差、工资拖欠严重等现象,严重制约建筑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这为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安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石,从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劳动报酬、社会保障、职业健康也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三省试点方向的后两点“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和“健全建筑产业工人保障机制”,便致力于健全完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维护产业工人权益。

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试点地区应构建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使用相衔接的管理机制,落实技能训练与入场教育。如借鉴四川省“引导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以及“鼓励企业建立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和技能鉴定等级与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挂钩制度”的试点制度。

为保护建筑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试点地区应健全建筑产业工人保障机制,包括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与完善社会保险参保制度三部分。当然,住建部业已推行的建筑工人实名制也应早日得到全面覆盖,这是联通人社、税务、工商等的关键。

不难发现,三省的试点内容都明确指向当前建筑工人存在的流动性大、用工混乱、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当然也需因地制宜加以创新。期待三省的试点能够为推动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的体制机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按分类浏览
山东 (3398) 淄博 (1356) 济南 (1252) 青岛 (20884)
国内 (2199) 国际 (993) 财经 (536) 房产 (1343)
科技 (735) 军事 (431) 娱乐 (871) 体育 (411)
汽车 (726) 生活 (920) 农业 (747) 健康 (774)
时尚 (424) 家居 (458) 旅游 (506) 女人 (434)
美食 (295) 消费 (438) 社会 (392) 文化 (895)
教育 (441) 公益 (335)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