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治愈出院的新寇肺炎患者,已经治愈不会携带病毒,不会感染任何人了。而且自身巳经产生抗体,他们的血输入其他人也会产生抗体而治愈其他人。所以他们不算无症状感染者。
请问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后,出院身体内还有病毒存在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如其它大部分急性传染病一样,与传染源密切接触后,因为它是一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人群普通易感。感染病毒后经过数天等长短不一的潜伏期,病毒开始在体内大量繁殖,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咳嗽等,核酸检测阳性。并根据患者身体的抵抗力强弱,症状有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有长短。随着病情进展,肺炎加重,大片实化,呼吸急促,低氧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最后危及性命。如果抵抗力较强或经过积极治疗,患者能度过急性危重期。身体渐渐产生抗体,病毒逐渐被杀灭直至最后消失。全身情况逐渐好转,各类症状逐渐消失,直至全身恢复。此时发热消退连续一周,肺部炎症消散,并进行两次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
此时身体内病毒已完全消失,达到解除隔离,出院休息的标准。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后,身体里没有相关病毒了,只有抗体。
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后,肺部受损是不可逆的吗?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感染病研究所 贾医生)
近月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断治愈、出院,大家对于其预后状态颇为关注。因为大众已了解到,新冠病毒感染后肺部CT会出现斑片状磨玻璃影、条索影,进而发展至部分肺实变或肺纤维化,重症期可发展至双肺弥漫性病变,俗称大白肺表现,病人无法自主呼吸。那么很多人会担心,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被损伤的肺能否修复?会不会遗留肺纤维化?肺功能会不会长期受到影响?
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肺纤维化。我们的肺部除肺泡以外的间质组织,如果感染、发炎、水肿,会导致间质细胞增生、组织增厚,如果长期受损,复原后会产生瘢痕组织,也就是纤维化。如果损伤小、时间短,胸CT显示少量条索状变化,恢复后肺部可完全吸收炎性病灶,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均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我国出院标准要求,出院患者肺部CT应有看到病灶明显吸收好转,多数患者经治疗后阴影可完全吸收。
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我们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将来可能对肺功能造成的影响。不过经统计,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属于轻症或普通病例,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较低,且大多年龄偏大且合并基础病。而这些重症患者中,还包括除肺实变以外,病毒及过度激活的自身免疫系统对其他重要脏器的攻击。因此,重症患者并不一定就会遗留更严重的肺功能障碍,经过规范治疗后,此类病人的肺损伤也能明显好转,但通常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随访、复诊,并合理采取锻炼、复健、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肺功能。
对于部分危重病患,如已产生“大白肺”、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上ECMO叶克膜的患者,我们也同样要抱有痊愈的信心。有创性机械通气、ECMO不是治疗手段,而是临时替代了患者的自身肺功能,维持生命以给医生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目前已有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病历,在“大白肺”出现后,经合理治疗病情得到成功控制,出院后肺纤维化已基本吸收,自我感觉日常生活也无呼吸不畅。因此即便病情危重,只要得到有效治疗,控制原发病进展,患者就有望战胜疾病。
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还在不断摸索当中,是否有更远期的后遗症,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观察。轻症的患者痊愈后,可通过科学的肺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加强全身性有氧运动、均衡饮食、改善作息习惯等方面进一步恢复肺功能。而重症患者,还是要以休养为主,不急于进行复健,而是重点监测心、肺等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定期回访,力求恢复患病前正常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