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学习能力,有一点工作能力
大学学生做的几件事
一、多做半衰期长的事情
什么是半衰期长呢?简单来讲就是一件事情它让你获益的时间长。比如读书,练字,健身,理财等。这些事情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你越早开始,你就能积累得越多,到最后就会呈现出指数式的增长,当别人开始觉悟想去做了,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和你一样的水平。
二、多学通识类的技能
何谓通识类技能呢?百度百科上解释: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的人才。
庄子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你无法掌握世上所有的知识,但只要掌握了可以复用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你便能在这个社会上游刃有余地活着。
举几个例子:
1. 你可以尝试写文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2. 把握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机会,敢于展现自己;
3. 多参加各类感兴趣的讲座,开阔自己的思维;
4. 多观看辩论赛甚至主动参加,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
5. 多参加感兴趣的展览,提升品味的同时还能激发更多的灵感与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唯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与人工智能还有得一拼。
三、多思多学,培养哲学思维
在大学里头,马克思主义概论这门学科是每个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但这门课大多抽象乏味,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或者听得云里雾云。
这就对了!哲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哲学的抽象性是一种“形而上”的,它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
除此之外,哲学的主要特征还有批判性和反思性。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过去的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的真理照搬套用。
用人话来讲,哲学思维就是教导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我们应该多思多行,知行合一,在批判中进步,在思考中成长。
顺带一句,国民老公王思聪就是在伦敦大学修读哲学专业的。
四、多挖坑 多试错
都说在大学里应该培养一个兴趣,然后把这个兴趣发展下去,学精学透。但对于好奇心强的宝宝而言,他们肯定会说自己兴趣广泛,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啥。
此时,你就要多去尝试。就像一块蛋糕,你不去吃,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呢?即使别人说这块蛋糕超好吃,别人吃得津津有味,但你不去尝一口,怎知合不合自己口味呢?
多给自己挖几个坑,跳进去体会个中滋味,发现不合适,摔跟头了,赶紧爬出来继续赶路。
二十几岁,不怕栽坑里,就怕栽倒了没有勇气爬起来继续向前。
大学时代,是你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了。这时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思考人生的方向,所以,要牢牢把握住,要是荒废了四年,那就太可惜了。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
呵,春风一吹,便带走了岁月的峥嵘
留给学生们的是一一一片忙碌
阳光肆意的在书桌上跳跃着
甚至,去亲吻疲倦的脸颊
挥不去一手 上的疼痛,额_上的汗珠
满书包的书本,并不是一张张纸
而是学生们的命运前途呵
可否有点空暇,抬头仰望
白云飘飘的季节
唯有学习才能令时间飞快
将青春留在课堂上
让峥嵘成为春风的历史尘埃
我改怎么回答你呢?学校出来的学生普遍都是解题高手,不过思维很单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会变通。学校怎样培养,应该重点培养“学得”的同时加强“习得”的培养。
学得:模仿、复制
习得:吸收内化,输出